我国实现“双碳”目标需高度重视绿色设计
2024-12-16 11:32:00
字号:大 中 小
我国确定了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以下简称“双碳”),“双碳”目标要与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同步实现,使我国面临着任何国家都未曾经历过的巨大挑战,需要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系统性变革。借鉴欧洲经验,绿色设计(也称生态设计)在我国具有广阔应用潜力。绿色设计是在充分考虑产品功能、质量和成本的同时,优化原材料选择,改进工艺,强化回收和再利用,实现产品上下游产业链和全生命周期的环境影响及碳排放最小化。绿色设计不仅是绿色包装、绿色物流、便于回收等局部设计,也是通过产品正向设计引导产业全面升级,将重塑产业链供应链,再造工业体系。因此,用好绿色设计,有望助力我国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对稳步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欧盟最新政策法规力推绿色设计
2024年7月18日,欧盟《可持续产品生态设计法规》(以下简称《法规》)正式生效,作为《绿色新政》的新一项实施细则,该《法规》包括了十四章70个条款,旨在推动欧盟各国将绿色设计理念更快普及到尽可能多的产品生产之中。
《法规》详细描述了绿色设计内涵。在《法规》第5条款明确了绿色设计的十四项要求,明确设计出的产品要避免一次性使用,鼓励长期使用且可升级拓展,多使用回收材料,产品自身或零部件便于回收利用等,从而有效降低能耗、物耗、碳足迹等。
《法规》拟建立产品数字护照作为实施抓手。为确保产品能够在全生命周期中对环境影响最小,未来满足绿色设计要求的产品本身将附带大量信息。这些信息既包括按照绿色设计要求在生产环节提供的信息,也包括指导用户如何安装、使用、维护维修产品和回收处置的使用说明以及其他需要附带的信息。根据《法规》第三章的要求,欧盟将建立产品数字护照来满足如此多的信息存储、查阅、变更等要求,确保信息可追溯。此外,欧盟还将构建一个注册登记系统,为每个产品存储信息。
《法规》大大拓展了绿色设计的适用范围。根据《法规》第1条款,除少数产品外,今后在欧盟市场上出售的任何实物商品,包括零部件和中间产品都适用该《法规》要求。例外的产品主要有七类,食品、种子、改善生理功能及医疗诊断用药、兽药、动植物及微生物、人体组织、动植物育种产品等。
《法规》延续和升级欧盟已有政策。欧盟于2005年把绿色设计引入政策文件《欧委会能源利用及转换设施生态设计指令(2005/32/EC)》,提出了电器、电机、锅炉、燃气轮机、高炉、窑炉等用能装置的绿色设计要求,旨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降低污染物排放。2009年被新的《欧委会涉能产品生态设计指令(2009/125/EC)》取代,该指令覆盖的产品范围拓展到所有能够对能源消耗产生影响的设备及零部件,同样强调的是能源利用效率和降低污染物排放,且时间范围拓展到全生命周期。此次《法规》是在2009年政策基础上进行的升级,大大拓宽了覆盖范围,深化了绿色设计内涵,完善了管理和监管措施。
欧盟推广绿色设计,既是基于已有基础推动绿色转型的主动作为,也是着眼于未来全球碳中和潮流,继续强化其设计产业优势地位的必然选择。
加快推动绿色设计对我国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低碳转型是统筹发展与减排的战略选择。2024年8月印发的《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明确提出,要从构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空间格局、加快产业结构绿色低碳转型、稳妥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推进交通运输绿色转型、推进城乡建设发展绿色转型、实施全面节约战略、推动消费模式绿色转型、发挥科技创新支撑作用、完善绿色转型政策体系、加强绿色转型国际合作等多个方面发力。
推广绿色设计可成为我国推动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的重要抓手。欧盟的研究认为,通过优化产品设计,可有效管控产品全生命周期中80%的环境影响。欧盟已推行的能源利用设施绿色设计已经使得相关产品的能源水平较之前降低了10%,2021年节约了1200亿欧元的能源及材料成本。借鉴发达国家高度重视绿色设计的做法,我国也可加快推广绿色设计,以提升产品设计水平来推进产品上下游产业链和全生命周期的节能降耗,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虽然我国在传统的产品设计领域起步晚,始终处于追赶的地位,但与发达国家同步推广绿色设计,有望找到实现并跑甚至超越的突破口。我国产业体系完整、应用场景丰富、市场空间大,同时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紧跟世界前沿,充分用好这些优势和有利条件,我国有望在推广绿色设计上实现更快积累、加速迭代,从而比发达国家跑得更快,更早生产出能满足全球碳减排需求且价格又相对便宜的产品,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
绿色设计理念已融入我国“双碳”减排政策体系。2021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国发〔2021〕4号)明确提出“推行产品绿色设计,建设绿色制造体系”,为了构建绿色供应链,明确提出“鼓励企业开展绿色设计”。2021年底,《“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普遍推广绿色设计的目标,其中,强调推行重点产品绿色设计,提出了使用环境友好型原料,易拆解、易分类、易回收的产品设计方案,提高再生原料的替代使用比例,推动包装和包装印刷减量化。在国家相关政策与规划的推动下,绿色设计在我国有巨大发展空间,需高度重视。
我国当前推广绿色设计应注重四个方面
我国推广绿色设计需要充分认识到面临的挑战和短板。我国产品设计基础相对薄弱,与企业主流商业模式还不适应,技术创新仍是短板,标准更新比较落后,与发达国家相比,在推广绿色设计过程中会面临更多挑战。此外,绿色设计会使得同样功能的产品价格偏高,在需求侧仍面临广大消费者消费意识不强等挑战,这些都是我国在当前推广绿色设计过程中必需高度重视且需要解决的障碍。
一是客观认识我国设计产业基础相对薄弱,以及可能导致“漂绿”倾向。绿色设计需要根植于原有的产品设计基础。基础薄弱就会严重限制绿色设计在整个产品设计过程中可渗透的深度。在发达国家二百余年的工业化进程中,积累了大量关于原料性能、工艺流程、关键参数选择方面的基础理论和经验知识,这些积累是为满足用户需求进行最优设计的基础。掌握这些关键知识是有效实施绿色设计的基础,否则我国的绿色设计将变成无本之木,流于形式,难以真正发挥引导上下游产业链和全生命周期节能降碳作用。
二是市场主体不适应绿色设计理念的现象仍较普遍,需客观认识。低成本一直是我国产品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主要来源,久而久之,大部分市场主体都把千方百计降低成本作为提升企业竞争力的主要方向。然而,企业过于强调“降本增效”的经营策略,反而限制了绿色设计的适用空间。在没有政策措施引导的情况下,各行业大部分企业面对终端市场的激烈竞争,都会坚持采用低价策略,即使是只抬升少量成本的绿色设计也难以付诸实施。目前,我国市场主体难以广泛接受绿色设计,需要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来促进市场主体的思维转变。
三是提早布局,避免低碳科技创新不足和标准体系不完善影响绿色设计的普及速度。科技创新是实现“从0到1”,产品设计是实现“从1到N”。绿色设计特别需要绿色低碳领域的科技创新支撑。经过多年积累,我国已在多个领域取得重大突破,但也要认识到,传统高耗能行业的转型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加快发展、构建清洁低碳清洁高效能源体系,仍存在大量技术短板。唯有持续不断加大有效科技投入,丰富实验室里的创新创意,才能使绿色设计蓬勃发展。此外,产品设计必须要广泛引用各类标准规范。我国在节能低碳标准体系建设上还存在重点领域、重点环节的关键标准缺失,部分已有标准已不适应当前形势的现象。特别是关于企业碳排放、碳足迹的核算方法标准体系尚未建立,不利于企业绿色设计所需的基础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拖了绿色设计推广的“后腿”。
四是加强宣教,尽量扭转我国居民绿色消费意识仍然不强的局面。我国居民存在较明显的粗放式消费习惯,绿色生活方式还没有成为社会风尚,绿色消费意识比较薄弱,“高认可度、低践行度”现象比较突出。
综合而言,需要充分认识到绿色设计可有效统筹产品上下游产业链和全生命周期的节能降碳,加快推广绿色设计将是我国实现“双碳”目标必需完成的“家庭作业”。用好各种有利条件,在我国与发达国家同步推广绿色设计的过程中,有望从落后到并跑,最后超越。为此,必须加强对设计产业发展客观规律的认识,夯实各种基础,补足各种科技创新和标准规范短板,并发挥好政府作用,使我国绿色设计产业加快发展。
(《中国经济时报》2024-12-16,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 李继峰;中国经济时报社 张一鸣)